「餐廳是一時一地的產物,廚師更是生命有限的凡人,有想去的餐廳就要趁着當下,不要猶豫,世間諸般事,當時只道是尋常,回望卻已不可復得。」

此圖出自灼見名家網頁

灼見名家書摘全文

日本的餐廳多是家庭式的,體量頗小,主廚一般亦是店東,因此他在出品和用餐體驗方面的決定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每家成功的餐廳都帶着主廚濃重的個人印記,食客對一個餐廳的喜愛,除了菜品本身以外,往往夾雜着對主廚個人魅力的判斷。這是日本精緻餐廳另一個重要特點。由於體量小,預約困難也在情理之中,一家新店在形成了穩定的熟客群體後,逐漸失去接納新客人的意願也變得合情合理。因為一方面客人選擇自己喜歡的餐廳,另一方面主廚選擇可以欣賞和理解自己料理的客人,這是一個雙向建立的過程。

疫情過後,飲食作家徐成再度踏上日本尋味之旅,並將當中的點點滴滴匯集成文,出版《日本尋味記(一)》一書。


《日本尋味記(一)》
作者:徐成
定價:$168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橙新聞】日港夫婦編著《港式日語》 原來這些粵語詞來自日文?
廣東話除了有英語的要素,原來與日文也淵源匪淺?自20世紀60年代起,廣東話在用詞甚至語法上已經有日語的影子!平日在社交媒體上司空見慣的「月光族」、「小物」、「佛系」等詞彙,實際上都是由日語衍生出來的「港式日語」。 橙新聞報導全文 《港式日語》日籍作者片岡新來港多年,發現不少日語詞在香港的讀法都不太一樣,明明身在香港也能聽到日語的「歡迎光臨」,「課金」、「應援」等日語詞在中文地區還被廣泛使用。種種因素疊加下,讓他產生了研究「港式日語」的念頭,並請來一直在香港多間大學任教的夫人李燕萍共同編寫成書。日文化對語言乃至廣東話的影響力研究甚少,所以兩位作者也希望透過《港式日語》拋磚引玉,讓更多人有所收獲。 《港式日語》精選了20世紀60年代至今香港社會使用頻率較高的300個港式日語,一方面加深本地讀者對中文母語的瞭解,另一方面提高日語愛好者的日語水平,以及為學者研究日新月異的香港語言問題提供參考借鑒。 圖片由橙新聞提供 《港式日語:香港日文大搜查,懷舊、日常、新興300例!》作者:片岡 新、李燕萍出版日期:2023年7月定價:$11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在視覺影像氾濫的年代,以大眾文字欣賞建築風景
在視覺影像氾濫的年代, 讓我們以人人可看的大眾文字欣賞建築風景, 打開通往建築世界的大門! 除咗「好靚呀」,你仲會點形容身邊的建築?呢個問題對建築師嚟講無疑係小菜一碟,但對於一般人嚟講可以話係「難過登天」!到底對建築專業一無所知嘅「門外漢」,可以點樣認識和理解建築? 繼《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後,建築師彭展華(Bob PANG)回顧過去十年一點一滴的經驗和累積,將曾經在雜誌發表的36篇建築短文集結成《建築文雜》一書。《建築文雜》以「意識、眼界、藝術、社會及現場」五種非關美學的角度敘述建築,令建築題材不再局限在專業範疇,讓大眾讀者也可以輕鬆閱讀建築,以日常心情理解建築。  《建築文雜》作者:彭展華頁數:320頁尺寸:105mm × 145mm定價:$148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編輯手記】甚麼是「港式日語」?
相信「港式中文」、「港式英文」你並不陌生,但甚麼是「港式日語」?「港式日語」泛指借用/借鑒/由日語延伸演變出來的香港日常用語。旅港日本學者片岡 新老師到港後發現不少廣東話都是由日語融合與演變而成,故萌生研究「港式日語」的念頭,並邀來在任職大學講師的妻子李燕萍老師共同撰寫《港式日語——香港日文大搜查,懷舊、日常、新興300例!》一書。 《港式日語》源自片岡 新和李燕萍老師花30年時間撰寫的語言學術論文。論文只從港式日語的借用形式展開,解釋現在中文書面語或粵語口語中通行的日語借詞是怎麼演變而成的。為了讓內容更生動有趣,編輯提出以詞語內容為主線,詞組結構為暗線,並補充更多生活實例,講述在地化的日語與日語原文的差異和趣聞,以類近「百科全書 x 字典」的編排形式精簡呈現嚴肅的學術內容。 在具體編輯上,編輯以兩大準則為首:一是選詞力求有主有次、分類得當,將大眾早已熟悉的詞條進行簡化,比如大根、懷石料理等;將容易誤解、與日文原屬地差異較大的詞條,進行充分講解。二是注重粵語和日語書寫、拼音的準確性,特別留意書寫相近的字形,並對日語羅馬拼音和粵語拼音(特別是聲調)進行多輪的專項校對,確保標注準確無誤。 單靠文字難以直觀展現港式日語的應用場景,為此,本書設計師主動配圖,並專門請插畫師繪製插畫。在書首,設計師以1950年代中環德輔道中的老照片作為語言演變的佐證,從中可看到「味の素」的招牌,此為日語輸入香港後,在飲食、廣告等方面有語言發展的例證。另外,插畫師配合詞語應用的生活實例繪製100多幅融合日本和香港的生活及文化元素的插畫,使閱讀輕鬆有趣。 《港式日語——香港日文大搜查,懷舊、日常、新興300例!》作者:片岡 新 李燕萍頁數:272定價:港幣118元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夏目漱石曾經來過香港?
夏目漱石曾經來過香港?今日遊客必撘的天星小輪和山頂纜車,早在一百二十多年前,已是外地旅客趨之若鶩的旅遊景點,連被尊稱為日本國民大作家的夏目漱石亦不例外。1900年9月,夏目漱石遠赴倫敦研究英語教育法,途中曾短暫停留香港兩三日。到埗的第一天,他便乘撘天星小輪欣賞維港夜景;第二天則和友人共乘山頂纜車,飽覽山下景致。
Skip to content
【大公報】多吃多讀多下廚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獨善其身是個大問題。社交媒體不停推送我們愛看的內容,逐步把人引入信息繭房中,從而更多的人變得偏執和拒絕更新認知體系,大部分網絡爭吵都不是基於議題本身,而是情緒的發洩和對自我認知的偏執維護,這樣的爭吵毫無意義。與其花大量時間在社交媒體上,不如專注點眼前事,多吃多讀多下廚,熱愛飲食本身,而不是它帶來的附加價值,才是享受飲食的不二法門。」 大公報「飲饌短歌」專欄 飲食作家徐成曾出版《香港談食錄—環宇美食》、《香港談食錄—中餐百味》等著作。徐成認為媒體局的菜單結構、服務及用餐體驗與普通食客拜訪不同,因此他寫過的餐廳都是基於多次自費拜訪,積累足夠素材才會考慮寫作。 徐成將他日本尋味的點滴匯集成《日本尋味記(一)》一書,從餐廳特色、名廚故事和烹飪理念,到食材選用和烹飪手法,乃至日本料理特有的儀式感背後的文化底蘊都娓娓道來。 《日本尋味記(一)》作者:徐成定價:$168 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