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詞彙,粵語和普通話意思大不同?

認識「粵普同形異義詞」,掃清粵普溝通盲點!

同形異義詞是一種有趣的語言現象,即書寫形式相同而詞義不同的詞。普通話和粵語裏,就存在這種現象,如普通話的「窩心」,是指不能發洩心裏的委屈而感到難受,但粵語中的「窩心」卻是解作貼心。類似的例子還有「打尖」、「醒目」、「得意」等,這些詞在交際中常常引起混淆和誤用。

《粵語普通話同形異義詞》共收錄342條同形異義詞,教你在不同的交際環境中選擇合適的詞語,真正學會普通話和粵語。

  • 選詞典型實用:基於教學實際和日常生活,精選300餘組(含延伸詞條)粵語普通話同形異義詞
  • 提供釋義例句:每組詞條均列出普通話和粵語的常用義項、注音及例句,便於讀者對照使用
  • 擴展相關詞語:部分詞條提供與之意義相關的延伸詞語,幫助學習者由此及彼地擴充詞彙量
  • 配有趣味插畫:部分詞條配有生動有趣的插畫,圖文並茂地幫助學習者輕鬆理解詞義及用法

《粵語普通話同形異義詞》
編者:羅丹丹、張翼、李賽璐、李春紅、李黃萍、劉慧
頁數:224頁
尺寸:130 mm × 190 mm
定價:$98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編輯手記】甚麼是「港式日語」?
相信「港式中文」、「港式英文」你並不陌生,但甚麼是「港式日語」?「港式日語」泛指借用/借鑒/由日語延伸演變出來的香港日常用語。旅港日本學者片岡 新老師到港後發現不少廣東話都是由日語融合與演變而成,故萌生研究「港式日語」的念頭,並邀來在任職大學講師的妻子李燕萍老師共同撰寫《港式日語——香港日文大搜查,懷舊、日常、新興300例!》一書。 《港式日語》源自片岡 新和李燕萍老師花30年時間撰寫的語言學術論文。論文只從港式日語的借用形式展開,解釋現在中文書面語或粵語口語中通行的日語借詞是怎麼演變而成的。為了讓內容更生動有趣,編輯提出以詞語內容為主線,詞組結構為暗線,並補充更多生活實例,講述在地化的日語與日語原文的差異和趣聞,以類近「百科全書 x 字典」的編排形式精簡呈現嚴肅的學術內容。 在具體編輯上,編輯以兩大準則為首:一是選詞力求有主有次、分類得當,將大眾早已熟悉的詞條進行簡化,比如大根、懷石料理等;將容易誤解、與日文原屬地差異較大的詞條,進行充分講解。二是注重粵語和日語書寫、拼音的準確性,特別留意書寫相近的字形,並對日語羅馬拼音和粵語拼音(特別是聲調)進行多輪的專項校對,確保標注準確無誤。 單靠文字難以直觀展現港式日語的應用場景,為此,本書設計師主動配圖,並專門請插畫師繪製插畫。在書首,設計師以1950年代中環德輔道中的老照片作為語言演變的佐證,從中可看到「味の素」的招牌,此為日語輸入香港後,在飲食、廣告等方面有語言發展的例證。另外,插畫師配合詞語應用的生活實例繪製100多幅融合日本和香港的生活及文化元素的插畫,使閱讀輕鬆有趣。 《港式日語——香港日文大搜查,懷舊、日常、新興300例!》作者:片岡 新 李燕萍頁數:272定價:港幣118元 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