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說
何謂「品茶」?為何「品茶」?

要說「品茶」,就要從「品」這個字說起。「品」字以三口組成,無三不成幾,三又有不限數之意。在穆如茶學創辦人楊智深看來,品茶,即是以多感官嚐茶細味。
品茶第一口,就是喫茶(飲茶),實實在在以舌、齒、頰品嚐茶的滋味。茶不以甜、酸、苦、鹹、辛任何單一種味道而存在,所以品茶應「五味皆味」,細嘗口腔眾味之多寡精粗,不應有甜而好,有苦而惡。
品茶第二口,是以「鼻子」聞茶香。將嗅覺放在味覺之後,然後再從味覺延伸,由舌尖品會茶湯至上顎與呼吸道,嗅覺最為敏感的交匯之處。這樣喝的茶,才能散發最強烈和持久的茶香,體現到茶的精粹。
品茶第三口,是「以『腦』會茶,得其茶韻」。茶之美,需人以美感意會。美感的培養,不外乎是由大腦衍生,從每次的嗅覺與味覺經驗而來,從記憶中思考、判斷。
「品茶」說來簡單,做起來卻難,皆因很多人用最沒有用的「口」──耳朵來品茶,忽略了自己的好惡和感受。
《穆如茶話:楊智深茶學存稿》由「內篇」、「外篇」、「雜篇」、「附錄」四個部分組成:「內篇」收錄楊氏專門談論「茶」的文章,是「茶學」的典型材料;「外篇」的文章則可以反映楊氏「茶學」理論之源頭、對傳統文化的看法、對「美」的追求;「雜篇」的材料與楊氏的茶學有間接而微妙的關係,可視為本書正文的延伸或補充;「附錄」則包括〈緬懷專輯〉、〈一期一會〉及〈對談/報道/專訪選目提要〉,讀者藉此可更全面地了解楊氏生平事業及茶學修養。
《穆如茶話:楊智深茶學存稿》
作者:楊智深
編訂者:朱少璋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定價:$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