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曲就好似「煮飯」咁?
2024年10月02日
編曲人的責任,就是利用不同樂器為曲詞建立伴唱的平台,提供一個合適的意境給歌手說出歌裡的故事。由最基本的人聲,到樂器、大型樂隊、電子音樂,甚至不同物品所發出的聲音……能夠用作編曲的聲音來源多不勝數,到底編曲人是如何決定採用何種音源?

入行至今20年,人稱「編曲俠」的Johnny Yim(嚴勵行)認為,編曲就像「廚師下煮」一樣。面對世界上數以百計的食材,廚師首先要預先設計好菜式的風格,因為風格決定了所需的材料。比如做一道泰國菜,就可以將食材範圍縮窄到香茅、辣椒、椰醬、魚露等。編曲也一樣,譬如要做一首中國風的歌曲,就會聯想到二胡、琵琶等民樂樂器。由於曲風是決定用何種音源的關鍵性因素,所以要成為一名編曲人,必需要對不同曲風的特性十分熟悉。
主旋律和伴奏該如何互相配合?
如何能夠利用伴奏為歌曲帶來特色?
想知道作為一名香港音樂人的二三事,就要細閱《音樂遊樂場》了!嚴勵行通過本書回憶少年學習音樂的時光,並自述20年的經歷和心得。讀者可從中窺見他豐富的音樂識見,以及對音樂的熱愛。
《音樂遊樂場》
著者:Johnny Yim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頁數:240
尺寸:130×19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