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養生食譜第二彈!
轉季期間天氣忽冷忽熱,加上日夜溫差,很容易令人傷風感冒!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除了恆常運動,我們還可以配合食療強健體魄,事半功倍!最新出版的澳門知識叢書《澳門藥用植物札記》介紹多種極具藥用價值的中藥材,當中提及「紫蘇葉」不單是中式菜品的點綴,更是一年四季的保健佳品!
紫蘇葉又名赤蘇、紅蘇或皺紫蘇,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等。紫蘇生於一年四季,且分佈甚廣,常見於中國南方一帶,其葉、梗、果均可藥食兩用。紫蘇葉本質性和,在夏天食用尤其和胃消脹。宋元時,紫蘇湯一度成為皇家御用解暑飲料,更有「向來暑殿評湯物,沉木紫蘇聞第一」的美譽。《澳門藥用植物札記》教大家以紫蘇葉製作養生湯水和開胃小菜,數個簡單步驟便能完成,即使是烹飪新手也「冇有怕」!
紫蘇鯉魚豆腐湯
所需食材:
- 鯉魚 1條
- 紫蘇 適量
- 薑 適量
做法:
1. 於鍋中放適量油翻炒魚塊
2. 加水稍蓋魚塊,放入紫蘇、鹽,大火燜煮
3. 煮沸後放入豆腐,蓋蓋後轉大火至煮沸
紫蘇泡菜
所需食材:
- 紫蘇藥 600g
- 蘋果 1個
- 韭菜 50g
- 鹽、蝦醬、紅辣椒末、蒜苗末、薑末、辣椒粉、魚露 適量
做法:醃製即可
有關澳門知識叢書《澳門藥用植物札記》
澳門位於華南沿海地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適合多種植物生長。藥用植物不但應用於湯、粥、涼茶、甜品等食療,還可用作慶祝節日消災避邪之用。路邊用於綠化甚至被視為雜草的植物,極有可能是富有藥用價值的中藥材。本書的四位編著者細說澳門中藥發展歷史及現狀,並介紹十八種中藥材的生長環境、入藥歷史及食譜藥方,使讀者更認識一些在路邊生長而又有藥用價值的植物。
編著:張志鋒 陳錫僑 裴文菡 葉小娟
定價:$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