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分享
link share this post to facebook
資訊爆炸的時代,人認識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但閱讀依然是大眾喜愛的一種方式去探索和理解世界。
平時聽開「五夜講場──歷史係咁話」、「一分鐘閱讀」同「藝文在線等」嘅大家,聽曾卓然講就聽得多,不如今次讀吓由佢所寫嘅新書《閱讀,探索世界的方式》?
- 分為「文學與鄉情」、「文藝與視界」和「歷史與世情」三部分,凝聚作者閱讀文學、歷史著作和影視作品的經驗與心得
- 萬事起頭難,作者特選「推薦書單」,唔會再唔知睇咩好!
《閱讀,探索世界的方式》
作者:曾卓然
頁數:232頁
定價:$98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虛詞】在李歐梵教授的客廳聽師母講起──那些「婆婆媽媽的故事」
「我們的靈魂在女性主義的教育下被帶到尖端,身體卻依然困於傳統的枷鎖中。」由李子玉所著的《婆婆媽媽的故事》,寫的是她外婆、母親和自己三代人的故事,寫不同年代的女性作出如何的選擇,在選擇中怎樣實現自己的主體性。感謝陳躬芳女士寫下關於《婆婆媽媽的故事》的閱後感,讓讀者從不同面向理解這本書。
- #文學
- ...
Skip to content
蔡德允:中國最後一代的「文人琴」
琴、棋、書、畫,是中國古代文人作為興趣、閒時消遣的活動。古琴大師蔡德允成長於上海一個優渥的家庭,擁有豐厚的中國文學藝術基礎,對琴樂、詩詞和書法有莫大的天賦和興趣。
- #文學
- ...
Skip to content
【設計手記】人類文明無限重複下去的「瘋癲幻念」
《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一本充滿怪奇故事的短篇小說集。書中的49則故事都與過去某一段歷史、某一個神話,或某一則新聞有著雷同的氣息,讓我們在閱讀時產生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這些怪奇故事或傳聞,都是從哪一刻開始被記載、被轉述的?或許所有事物背後都存在著一個「不明物」,默默地觀察記錄著。而每個人的日常,又會否成為滋生怪奇的養份? 《在很久很久以前》以眼睛圖像作為默默觀察外界的意象,想像它會從每個人的言傳、傷痛或精神背後等層面進行窺探。藉此透過封面及扉頁插畫呼應書內各個同樣由過往資訊所形成的怪奇故事。書名的英文字體特意選用了原型為19世紀德國畫家Otto Eckmann (1865-1902)所創作的Eckmann Schrift,以強烈怪誕及極具生命力的字型詮釋作者創新的寫作風格,在作為書名的同時亦化為視覺符號的一部份,塑造出奇異玄幻的獨特氛圍。 配合夜光油墨的運用,封面在漆黑中構成會被讀者發現的夜光眼睛,同時亦化作藏於書內的「觀察者」,暗地裡從你的書枱或書架上窺探著,到了白天才再次匿藏起來。透過這種被發現的窺探,反饋我們身上發生的日常事,或許就是各式各樣怪奇故事的原點,正如法國作家昆德拉所說:「一切事物」將是一個「無限重複下去」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2024年美國AIGA 50 Books | 50 Covers Winner 年度最佳封面設計50強作者:米哈頁數:336頁開度:128 x 188 mm定價:港幣128元 按此線上購買
- #文學
- ...
Skip to content
葛亮教授獲頒第十八屆香港藝術發展獎的「藝術家年獎」!
恭喜葛亮教授獲頒第十八屆香港藝術發展獎的「藝術家年獎」!「藝術家年獎」以藝術評論、舞蹈、戲劇、電影、媒體藝術、文學藝術、音樂、視覺藝術及戲曲分為九個藝術界別,表揚在各個界別有卓越成就的藝術工作者,肯定他們的貢獻。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博士葛亮出生於南京,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著作包括《相忘江湖的魚》、《謎鴉》、《燕食記》、《北鳶》、《朱雀》、《飛髮》等。2008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新秀獎(文學)。 2022年憑小說作品《飛髮》獲得國家級文學獎項「魯迅文學獎」,為回歸後首位獲得魯迅文學獎的香港作家。 「南京和香港兩座城市, 在我的創作中是非常微妙的互補。」葛亮依據歷史的脈絡,將對香港這座城市不斷累積的感情以文字呈現。在他的長篇小說代表作《燕食記》中,以香港最日常不過的事—「飲茶」作為切入點,構建嶺南文化圖景的洋洋大觀。 #葛亮#第十八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文學藝術#飛髮#朱雀#北鳶#燕食記#家國三部曲#出版預告#三聯出版 相關圖書 《飛髮》出版日期:2022年9月定價:港幣98元詳情及線上購買 《朱雀》出版日期:2023年11月定價:港幣138元詳情及線上購買 《北鳶》出版日期:2023年11月定價:港幣138元詳情及線上購買 《燕食記》出版日期:2023年11月定價:港幣138元詳情及線上購買
- #文學
- ...
Skip to content
【虛詞】母親的年少日記,回到寫作再活多一次——訪《再回到這裏來》黃敏華
香港作家黃敏華所著的《再回到這裏來——進城.回歸.預言》回到自己的大學時代,回到自己寫作的起點,將想像搬到現實。假若她在大學時修讀也斯的課,會不會早一點對文學產生興趣?假若她再談一遍青春愛戀、再一次面對移民潮,又會如何抉擇?
- #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