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角色主要分為「生」、「旦」、「淨」、「丑」四個類別,當中「文武生」既為全劇最主要的「生角」,亦是一個劇團的靈魂人物。「文武生」對演員的體力與技藝要求甚高,不但要能文能武,唱、做、念、打、藝術也要樣樣皆能,因此粵劇早期多由男生擔任。

上世紀五六十年香港粵劇名伶輩出,在云云名伶中,作為擔班主角的「京架女文武生」祁筱英以武場突圍,在戲中融入極鮮明的京班高難度腰腿功架,以獨樹一幟的舞台風格獲「女武狀元」之美譽。

祁筱英個人照

祁筱英五歲學唱戲,七歲即以「女神童」身分客串登台。稍長,隨舅父吳熾森習粵曲,隨林蔭棠習南拳,多才多藝。1936年隨吳少雲領導的「雲英女劇團」在京津一帶表演,甚得當地觀眾欣賞。抗戰時期則在曲江、桂、柳一帶演戲,砥礪士氣,時有「愛國伶人」之稱。

祁筱英於劇目《錦繡袈裟》展示的羅漢架

祁氏初習花旦,後轉習文武生,開山師傅是吳幗英,並師事「金牌小武」桂名揚、著名男花旦陳非儂,以及京派名師祁彩芬、祁玉崑;轉益多師,藝通南北,武場功架尤為老練,技巧純熟,有「女武狀元」之美譽。又隨黃滔習唱,唱腔醇厚有勁,樸實露字。首本名劇《北宋楊家將》、《羅成英烈傳》、《寶馬神弓並蒂花》、《雙槍陸文龍》、《王子復仇記》、《錦繡妿裟》、《明月漢宮秋》。曾參演電影《魚腸劍》、《真假俏郎君》、《雙槍陸文龍》,由伶及影,亦駕輕車而就熟路。1955年至1968年間,祁氏積極籌組劇團,在香港、越南、美國等地演出,京架女文武生」、「女武狀元」之名,人所皆知。

由朱少璋博士編整的《巾幗武狀元:祁筱英演藝紀事》以翔實的敍述輔以大量珍貴圖片,為讀者清楚勾畫出「女武狀元」祁筱英的演藝歷程。


《巾幗武狀元–祁筱英演藝紀事》
作者:朱少璋
出版日期:2024年3月
定價:$148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汪明荃博士頒獲香港藝術發展獎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
著名演藝人汪明荃博士曾出任香港八和會館主席,逾20年來致力推廣及保育傳統戲曲文化,對粵劇界的貢獻無容置疑。去年,汪明荃博士與香港八和會館總幹事岑金倩共同合著的《八和的華麗轉身——重塑傳統品牌》,由香港三聯出版,細說「八和」如何在過往十年間積極改革,透過培育人才與拓展市場重塑品牌形象,將香港粵劇傳承下去。
Skip to content
新光戲院的結業,意味着什麼?
近20多年來因租約問題屢傳結業的新光戲院,終要熄燈落幕。不論你有否進內欣賞過演出、是不是北角人,想必也對大廈外牆那塊延伸至馬路半空的新光霓虹招牌不感到陌生……
Skip to content
【明報】潛研粵劇戲寶,書寫伶人傳奇——專訪朱少璋博士
因為鍾愛,所以書寫。 從事粵劇研究的朱少璋博士,筆下鑽研與著述的粵劇名伶,都是他鍾愛和欣賞的「偶像」。朱少璋博士所著的《陳錦棠演藝平生》和本年出版的《巾幗武狀元:祁筱英演藝紀事》,皆是幸得友人牽線及傳主後人信賴而成的著作。兩本著作雖然均屬傳記,但書寫手法和風格卻大有不同? 明報專訪全文 朱少璋博士近年著作 《巾幗武狀元:祁筱英演藝紀事》出版日期:2024年3月定價:港幣148元按此線上購買 《陳錦棠演藝平生》出版日期:2018年11月定價:港幣108元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