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森林×品牌再生--李永銓的設計七大法則(增訂版)

  • 李永銓 張帝莊 林喜兒
立即購買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8年06月25日
ISBN 9789620443596
分類

簡介

每一個品牌到永銓手中都會變成一則故事,他利用設計重新賦予品牌生命力。
然而,對李永銓來說,設計技術只是一種基調,要成功重塑品牌,還需要洞測市場變化、收集數據、甚至將自己從歷史、文學及電影等文藝作品中學到的知識融入其中。
這些運用在產品設計上的理論,原來正正是他為人處世的態度,也訓練出他的敏銳觸角。
他說:修讀設計,只不過是第一步。
他在書中分享自己的成長之途,講述個人經歷或時代背景如何影響他的品牌設計意念,例子包括滿記甜品,英記茶莊,上海錶,悅木,Bla Bla Bra等。亦評論日本、內地、香港三地對品牌設計的看法。
在初版的六年後,本書推出增訂版,新收錄禪元、譚木匠、聰少甜品、Ooh四個李永銓近年參與的案例。


作者簡介

口述:李永銓

李永銓為少數能同時打進中、港、日市場之品牌設計師,二十八年前成立「李永銓設計廔」,以作品網絡多樣化及黑色幽默風格見稱。近年專注零售品牌改革,其設計廔獲國內品牌網站選為十大品牌公司。得獎超過五百八十個,其「冰山定律」及「大師時代已過去」言論,為行內人所談論。

外界稱呼他為「壞孩子」及「品牌醫生」,但他更喜歡以「改革者」自省,因為他認為無論是人、公司或國家,如果不進步優化,最後只有死路一條。

撰文:

張帝莊
中學時喜歡寫小說,曾獲《鬼皮書》徵文比賽冠軍。珠海書院新聞系畢業後從事新聞採訪和編輯工作,任職機構包括《癲狗日報》、《凸周刊》、《明報》、《蘋果日報》、《星島日報》和《明報周刊》,寫過書評、政評、怪論和風花雪月的副刊專欄。
採訪足跡包括香港山頂某豪宅、赤柱監獄、南非約翰內斯堡的貧民窟、衣香檳影的瑞士巴塞爾錶展,以及馬爾代夫的戒毒所。在印度孟買採訪期間,成了Bollywood的影迷。喜歡接觸出人意表的設計和玩意,同時喜歡訪問性格極為張揚的被訪者。

林喜兒
曾任職副刊記者及編輯,從時裝潮流到旅遊玩樂,從藝術文化到人物專訪。現為自由工作者,努力書寫香港,記住香港。

目錄

序 冰山的下半段——梁文道 002
前言 品牌設計所背負的意義—— 李永銓 006
增訂版前言—— 李永銓 013
生命就是 Let it flow —— 從駐日記者到品牌設計師 022
設計課程的最後一課—— 設計公司生存的五個元素 034
品牌醫生看Made in China—— 一場貿易事件的反思 056
四個品牌看「中港」市場
脫下華衣美服,茹素喝茶——禪元(2016) 068
如何走進二十一世紀——譚木匠(2014) 086
已經不是賣產品的年代——聰少甜品(2016) 102
香港還是購物的好地方——OOH(2017) 118
七個重要的品牌策略
個性是無可取締的市場優勢——滿記甜品(2002) 134
安撫消費虛榮感——上海錶(2009) 170
深入調查 代入角色——bla bla bra(2007) 200
進退有度 中庸之道——英記茶莊(2011) 232
山雞如何變鳳凰——悅木(2010) 264
Just because you can’t see it, doesn’t mean it isn’t there.—— Artmo(2007) 290
一以貫之 才能脫穎而出——周生生(2006)、首選牌(2008) 322
設計大歷史——下一波:高檔品牌 354
士生一代間 誰不有浮沉——失敗和成功的反思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