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選(第二版)

  • 蘇軾
立即購買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0年04月27日
ISBN 9789620446214
分類

簡介

《蘇軾詩選》收錄蘇軾詩作逾百首,依創作時間排序,始於嘉祐六年(1061)至建中清國元年(1101)。每首均介紹創作背景和注釋,既呈現蘇軾的生路歷程,又分別細緻解釋句旨和詞義。為強調蘇軾詩作與個人生平的關係,亦收錄蘇軾年譜簡編,讓讀者重溫蘇軾的一生,細味他每首詩作蘊含的喜怒哀樂。本書亦特邀資深中文科教師兼作家潘步釗撰寫導讀,介紹蘇軾詩之特色與箇中藝術技巧的重點,供學子從中領略蘇軾詩之妙。


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和仲,自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累官至端明殿學士、翰林學士、禮部尚書。蘇軾工詩,風格以豪放為主,逾二千首詩作存世。著有《南行集》(與蘇洵、蘇轍合著)、《東坡集》等。

選注者簡介

徐續,號對廬,廣州惠州人。精於詩書,多年從事新聞及文史工作,曾任澳門《大眾報》副總編輯。著有《對廬詩詞集》、《嶺南古今錄》、《廣東名勝錄》等。

導讀者簡介

潘步釗,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歷任課程發展議會中國語文教育委員會主席等公職,擔任文學獎評審,現職中學校長。創作以散文為主,偶及小說和新詩,曾獲康文署中文文學散文獎,多篇作品收錄在香港文學作品選集及中學教科書。著有《邯鄲記》、《美哉少年》、《傳家之寶》及《一本讀懂中國文學史》等,編有《香港短篇小說選2013-2014》、《明十大家詞選》等。

目錄

導讀/ 潘步釗
前言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
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001
和子由澠池懷舊             004
王維、吳道子畫             007
石蒼舒醉墨堂              011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015
泗州僧伽塔               017
遊金山寺                020
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024
除夜直都廳,囚繫皆滿,日暮不得
返舍,因題一詩於壁           027
戲子由                 029
吉祥寺賞牡丹              034
雨中遊天竺靈感觀音院          035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037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042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            046
吳中田婦嘆和賈收韻           048
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       051
法惠寺橫翠閣              053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選其二)      056
自普照遊二庵              058
新城道中                061
於潛僧綠筠軒              063
於潛女                 065
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   067
有美堂暴雨               069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072
陌上花三首並引             076
夜至永樂文長老院,文時臥病退院     079
無錫道中賦水車             081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083
祭常山回小獵              085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選四首)    087
寄題刁景純藏春塢            091
中秋月《陽關詞三首》之一        093
河復並敘                095
韓幹馬十四匹              099
答呂梁仲屯田              103
續麗人行並引              107
送鄭戶曹                110
九日黃樓作               113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116
百步洪二首並敘(選其一)        119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124
舟中夜起                126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
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復用前韻二首    128
梅花二首                133
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二首     135
初到黃州                138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
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140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
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143
東坡八首並敘(選其一、二、七)     146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
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151
紅梅三首(選其一)           153
寒食雨二首               155
南堂五首(選其五)           158
東坡                  159
和秦太虛梅花              160
海棠                  163
別黃州                 165
書李公擇白石山房            167
題西林壁                169
郭祥正家,醉畫竹石壁上,郭作詩
為謝,且遺二古銅劍           171
次荊公韻四絕(選其三)         173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175
題王逸少帖               180
書林逋詩後               183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首         186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選其一)       189
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二首    191
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        194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選其一)     198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選其一)   200
戲書李伯時畫御馬好頭赤         202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       204
送子由使契丹              208
贈劉景文                210
次韻劉景文見寄             212
書晁說之《考牧圖》後          214
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217
鶴嘆                  220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222
朝雲詩並引               224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228
連雨江漲二首(選其一)         231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           233
荔枝嘆                 236
江月五首並引              240
食荔枝二首並引(選其二)        246
擷菜並引                248
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
了不相知,至梧乃聞其尚在藤也,
旦夕當追及,作此詩示之         250
糴米                  253
聞子由瘦                255
被酒獨行,遍至子雲、威、徽、先覺
四黎之舍,三首(選二首)        258
倦夜                  260
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
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
(選其一)               262
汲江煎茶                265
儋耳                  267
澄邁驛通潮閣              269
六月二十夜渡海             271
過嶺二首(選其二)           273
自題金山畫像              275

附錄:蘇軾年譜簡編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