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飲食情有獨鍾,書中第二章特別從飲食招牌整理了香港餐飲業的轉變,茶樓如何發展到酒樓?西餐廳、冰室、茶餐廳有甚麼特色?圖文並茂,輕鬆談論香港飲食文化與歷史。這章節中很多食肆名字耳熟能詳,其中高級西餐廳太平館是有過百年歷史的華人西餐廳,時至今日仍然屹立不倒,現由第五代傳人徐錫安掌管。」

星島日報Art Can推介全文

《霓虹艷色 餐飲招牌手稿視覺記錄》新書是2018年推出《霓虹黯色 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一書的延續,作者郭斯恆重新編寫並增加資料,是喜愛街道文化和霓虹招牌美學的讀者最佳讀物。

《霓虹艷色》的成書關鍵在於南華霓虹燈電器廠有限公司。南華是香港最早霓虹燈製造公司之一,作者和研究團隊多次到訪南華,將其捐贈的多張手稿整理成書,其中以佔比最多的食肆招牌手稿為主題,探討香港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飲食文化。,從而更多的人變得偏執和拒絕更新認知體系,大部分網絡爭吵都不是基於議題本身,而是情緒的發洩和對自我認知的偏執維護,這樣的爭吵毫無意義。與其花大量時間在社交媒體上,不如專注點眼前事,多吃多讀多下廚,熱愛飲食本身,而不是它帶來的附加價值,才是享受飲食的不二法門。」


《霓虹艷色——餐飲招牌手稿視覺記錄》
作者:郭斯恆
頁數:408頁
定價:$398
(初版送霓虹招牌手稿1:1原大複製本)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星島】動畫大師盧子英 以書為載體記錄半世創作
七十年代起日本漫畫於香港熱播,不少坐在電視機前的小朋友都成為了日漫的忠實粉絲,本地著名動畫創作人盧子英也不例外。盧子英童年時受到日漫啟發閞始繪畫,後來觀賞卡通製作節目自學成材,畫稿屢次獲日本雜誌社刊登。大學畢業後,盧子英進入香港電台擔任動畫設計師,一步一步走向大師之路⋯⋯ 星島推薦全文 想知道更多盧子英的動畫作品和生平? 由盧子英本人所著《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全書記錄了盧子英至今四十多年的創作之路,輯錄多部作品,加上手稿、初步構想圖、製作構圖等珍貴存檔,展示他從初步構想、試驗、拍攝到後製的動畫創作過程,亦是一本認識香港動畫史不可多得的讀物。 《動畫時代——盧子英動畫全記錄》作者:盧子英定價:$39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橙新聞】噤若寒蟬:港英時代對媒體和言論的政治審查
「香港作為英國最後一個解殖的地方、以及世界上重要的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還欠一本建基於檔案史料的法律史專書去重新審視英國法律在殖民時期人權自由歷史的角色。」由吳海傑所著的《噤若寒蟬:港英時代對媒體和言論的政治審查 (1842-1997)》,透過對解密歷史檔案史料廣泛而深入的分析,重新思考香港法治與自由的基礎,質疑廣為民眾接受的「香港的言論自由是英式法治的遺產」的論述。
Skip to content
噴鼻新冠疫苖的成功原來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港大與北京萬泰生物、廈門大學從研發到應用,利用高度減毒流感病毒作為載體製作抗原的噴鼻疫苗,這一路是如何走過來?原來這要追溯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陳鴻霖的求學經歷,以及前人在三十多年前推動港大與內地大學交流所播下的種子。
Skip to content
《爸爸》電影原型:恐懼,有可能止於了解嗎?
1982年6月長沙灣元州邨,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症多年的28歲男子,因沒有按時覆診和服藥而病情復發,殺害家中母親和妹妹後繼而用刀傷及邨內幼稚園多名師生,最終引致6死44傷,當中4名死者是小童。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精神科PFU (Priority Follow Up)的制度因而誕生:經醫生劃分有暴力傾向的病人,要強制覆診,出院的話亦要經多重程序,以防範暴力事件於未然。
Skip to content
戰爭有多「痛」?
1941年11月,接近二千名加拿大官兵在羅遜准將帶領下乘船抵達香港,協助香港戰役中的駐港英軍抵擋日軍。為期十八天的激烈戰鬥,不僅造成了二百九十名加拿大官兵陣亡,幸存的衛港加軍戰俘在經歷三年零九個多月的關押生活後,在身心上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包括診斷出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抑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以及其他干擾日常功能的疾病。縱使戰爭陰霾已成過去,他們卻要面對生活上的另一場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