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
分享
link share this post to facebook
換個角度,從殯儀行業看人生最後旅程,思考「繁文縟節」的意義,會否為我們帶來一些新的啟示?
「其實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常見大家安排生日、婚禮等生前慶祝儀式,但關於身後事的討論則少之又少。擁有逾二十年殯葬物流經驗的梁偉強以及於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任教物流相關課程的高級講師劉銳業博士,決定就殯葬行業以及相關事宜撰書。兩人首作《方生方死》主要圍繞殯儀行業揭秘,而最近兩人再一次合作,推出《身後事》一書。」
由劉銳業與梁偉強合著的《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探討香港社會在多元宗教和文化下衍生出來,種種處理「身後事」的方式。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
作者:梁偉強, 劉銳業
ISBN:9789620454905
港幣定價:$108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過往著作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
作者:梁偉強, 劉銳業, 馬淑茵
ISBN:9789620451232
港幣定價:$128
出版日期:2023年3月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香江暖流】《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劉銳業博士專訪
殯儀業原來唔只咁簡單?殯儀業的背後原來牽涉到眾多職業範疇,包括化妝師、堂官以及生死教育規劃等等。生死議題向來是華人社會中的禁忌,但若然我們能在生前好好規劃身後事,以正向思維面對死亡,死亡或許沒有我們想像中可怕。
我們該如何面對「生死」?又該如何面對「身後事」?《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之一劉銳業博士受邀到訪香港電台 RTHK 香港電台《高手過Chill》談論新書及一系列生死議題。
- #殯葬文化
- ...
Skip to content
【星島頭條】公開神秘行業|香港殯葬 前世今生
「作者在書中前言提到,死亡並不是可怕的結束,而是生命重要的組成部分,希望這書給讀者一個了解香港殯葬文化及解答迷思的入門。作者以輕鬆話題,告知讀者談生論死毋須禁忌,作者有一位歷史系講師朋友做了非正式考證,現今存在和不存在的墓地,就以九龍一號墳場至七號墳場為例,如果你住在九龍,可能曾有墳場在你所住的地方附近……」 星島頭條推介全文 由劉銳業和梁偉強合著的《身後事》一書由七大章內容組成,翻閱第一章神秘專業:殯葬物流業,當中內容包括殯葬物流空運出入口處理、從數據中探索「自殺」、殯葬物流經驗分享以及有關屍體的冷知識等。至於第二章禁忌行業:香港殯儀業,主力集中在大眾最關心的熱門話題,包括入行途徑。 以往殯儀業予人感覺神秘、傳統、保守和封閉,坊間對於這個行業的資訊較少,長生店、殯儀館及墳場牽涉到生離死別,被視為忌諱。關於這行業,不少人認定街外人難以涉足,入行都只有世襲及熟人介紹兩種途徑,又有人認為殯儀業容易賺大錢,大家認為是否屬實?書中可以找到答案。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梁偉強、劉銳業頁數:232頁定價:$108 按此線上購買
- #殯葬文化
- ...
Skip to content
香港殯葬業:無需禁忌的禁忌議題
無需禁忌的禁忌議題 認識香港殯葬文化的入門書 繼《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後,《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繼續和大家一起探討香港殯葬文化,並講述行業的內部迷思。作者之一梁偉強將在書中分享他二十多年從事殯葬物流業的經驗和見聞。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梁偉強、劉銳業頁數:232頁定價:$108按此線上購買
- #殯葬文化
- ...
Skip to content
【信報】殯葬業研究學者劉銳業 細說海葬文化及遺體運送
海葬歷史源遠流長,但於華人社會仍屬一種新興的殯葬方式。香港最早期的海葬服務是怎麼樣,與現時有甚麼分別? 「殯儀業界人士告訴我,這個服務在最早的時候,船上並沒配設撒灰管道(編按:也沒現在附設的水中可降解骨灰袋),結果骨灰很容易被吹回頭。這時一些師傅就會說:『是不是先人不想走呢?』及後,當管道出現了,由於易被海水沾濕,骨灰袋有時黏着管道不動,所以人們加用一支棍,才能把骨灰袋推下海中。後者,其實感覺有少許不尊重。」 漁民「生」於海,是否也會「葬」於海?為何海葬被視為「綠色殯葬」?現時政府的海上撒灰服務,有進步空間嗎?「漁民墳場」又是怎樣一回事? 信報專訪全文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的作者之一劉銳業將於信報訪問中解開大眾對海葬的迷思!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作者:梁偉強, 劉銳業, 馬淑茵ISBN:9789620451232港幣定價:$128出版日期:2023年3月
- #殯葬文化
- ...
Skip to content
水上人的重陽節
今日我們會在重陽節遠足拜祭祖先的墳,焚燒香燭冥鏹以表心意;但昔日長居海上,以漁獲謀生的水上人是如何追憶先人?「以水為財」的他們又是如何處理身後事?
- #殯葬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