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香港仔是漁業基地,是漁民的集散地,他們的視野是向着海洋的——海洋既是生計資源,也是生活歷練的場所,更養育了漁民的身份意識。在避風塘這處水面社區裡,有豐富的日常生活,有驚險、艱辛、快樂,也有說不清的複雜情感。
本書透過漁民的生動話語與訪談者的整理分析,與讀者分享香港仔漁民的「記憶景觀」,以及南中國海的視野。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從個人、社區到大海,層層遞進。第一部分由十八個漁民故事組成,讀者可從漁民第一身的視角去想像水面人的生活經驗;第二部分寫香港仔水面社區的流動和景觀,從漁民的生計、勞動、家庭倫理以至身份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香港仔這個社區;第三部分呈現更廣闊的水面社區,跟隨漁民由香港仔啟航前往南中國海,感受他們的經歷,見證漁業的變遷。
從漁民的口述記憶,我們可以想像香港仔這片地方的過去,理解它的意義,並且建立水面人與陸上人的連繫。
有關本書的精華推薦,請參閱三聯書店出版Facebook 專頁:
http://on.fb.me/1gtpJNe
作者簡介
王惠玲,社會學博士,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研究員。二○○一年起投入口述歷史工作,曾參與多個香港大學的口述歷史項目,包括「香港口述歷史檔案庫」、「東華三院口述歷史資料庫」及「香港記憶計劃」網上口述歷史檔案庫。二○一三年起參與香港大學「同行計劃」。亦參與或指導其他機構推行口述歷史項目,包括香港醫學博物館、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美荷樓青年旅社。此外,亦透過參與式的學習活動指導大學生及中學生學習和實踐口述歷史方法。
近期相關的中文著述有:《香港口述歷史書寫:「以人為本」的歷史論述》(《口述史研究》,二○一四年第一期);《工業、土瓜灣、口述歷史》(二○一三年);《補白、發聲、批判、傳承:香港口述歷史的實踐》(《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二○一○年第四期)等。
羅家輝,現為香港大學學生及發展資源中心高級研究助理,參與大學與社區合作的「同行計劃」,主要研究及記錄香港漁業和香港仔的漁民社區。二○○六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二○○八年於中山大學歷史系完成碩士課程,二○一五年八月起修讀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課程。
二○○六年起曾參與多個香港史的研究計劃,並於多間本地大學擔任研究員,從事案頭研究、文獻整理、口述歷史、建立檔案庫、地區和族群文化保育等,涵蓋上游、中游、下游的學術工作,二○一○至二○一四年期間參與「香港記憶」計劃。研究興趣以香港和中國的近現代史為主,二○○九年起從事口述歷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