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
Skip to content
破解殯儀業迷思:殯儀業從業員收入豐厚?
本地大熱電影《破·地獄》上映翌日已破千萬票房,創下香港電影史上最高開畫票房紀錄。電影故事從黃子華飾演的婚禮策劃師道生展開,道生因生意失敗欠下一身債務,故轉戰殯儀業發展。時至今日,殯儀業的收入是否如我們想像般豐厚? 由梁偉強與劉銳業合著的《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提到,如今已經沒有「殯儀業賺錢論」一說。 昔日長生店幾乎無街外人入行,再加上傳統觀念影響下,不少人為了能讓父母「風光大葬」,不惜借貸辦喪事,與長生店洽談亦不會討價還價,故殯儀業過往賺錢的確容易。 不過如今行業內部競爭激烈,包括修畢殯儀課程後衍生的非正式從業員、本地社福及志願機構的支援增加等。疫情後喪禮越趨簡單,拜神信仰減少,喪禮安排更省去宗教禮節。「豐儉由人」逐漸成為辦理身後事的主流,使殯儀行業的收入大不如前。 長生店經理、喃嘸師傅、堂倌⋯⋯各個殯儀崗位有甚麼入行途俓?遺體化妝師每單工作能賺幾千甚至上萬元?《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集結香港殯葬業內各種真實案例,並嘗試分析不同宗教、文化的殯葬習俗,從而探討一系列香港熱門的生死教育議題。 書籍詳情及線上購買 相關著作 《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作者:梁偉強, 劉銳業, 馬淑茵ISBN:9789620451232港幣定價:$128出版日期:2023年3月
Skip to content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如何影響中美關係?
美國大選落下帷幕,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這將如何影響中美關係?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成在近期著作《中美關係:變局中的利益交匯點》(全新增訂版)寫道: 「就美國本身而言,從特朗普到拜登,對華政策呈現延續性,這也表明中美兩國關係結構性的矛盾是中美關係緊張的主要原因,而非個人和黨派因素。這種結構性矛盾,主要是指兩個方面,一是由於兩國在國際體系權力結構中的位置出現變化,這是西方人士經常說的『修昔底德陷阱』,也是中國國內人們常說的『老大老二』的結構性矛盾。 二戰結束以來,美國第一次面對一個治理能力、綜合國力和技術潛力與自己旗鼓相當的國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中美保持這樣勢均力敵、各有千秋的局面應該是大概率。二是政治制度和經濟模式的不同。如果西方尤其是美國政治、經濟、社會或者安全形勢是蒸蒸日上或是穩定發展的,就不會在乎中國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經濟模式。但過去幾年,西方社會特別是美國發生了多方面、多層次的危機,他們對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經濟模式既缺乏基本的了解,又帶著極度的反感和恐懼。 不管誰在白宮,都會跟中國強硬。在美國國內矛盾尖銳的情況下,當政者既沒有意願也沒有太多政治資源來改善中美關係。這種狀況估計在未來許多年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在中美關係目前和未來的僵持局面中,中方應如何應對?由李成教授所著的《中美關係:變局中的利益交匯點》(全新增訂版)從多層次、多方面印證和回應了在中美關係不景氣的環境下擴大中美利益交匯點的至關重要性,強調中國在西方「脫鈎」下需要更多的開放,更多的換位思考,更多的求同存異,更多的對外合作。
Skip to content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將如何影響中美關係?
美國大選落下帷幕,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這將如何影響中美關係?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成在近期著作《中美關係:變局中的利益交匯點》(全新增訂版)寫道: 「就美國本身而言,從特朗普到拜登,對華政策呈現延續性,這也表明中美兩國關係結構性的矛盾是中美關係緊張的主要原因,而非個人和黨派因素。這種結構性矛盾,主要是指兩個方面,一是由於兩國在國際體系權力結構中的位置出現變化,這是西方人士經常說的『修昔底德陷阱』,也是中國國內人們常說的『老大老二』的結構性矛盾。 二戰結束以來,美國第一次面對一個治理能力、綜合國力和技術潛力與自己旗鼓相當的國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中美保持這樣勢均力敵、各有千秋的局面應該是大概率。二是政治制度和經濟模式的不同。如果西方尤其是美國政治、經濟、社會或者安全形勢是蒸蒸日上或是穩定發展的,就不會在乎中國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經濟模式。但過去幾年,西方社會特別是美國發生了多方面、多層次的危機,他們對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經濟模式既缺乏基本的了解,又帶著極度的反感和恐懼。 不管誰在白宮,都會跟中國強硬。在美國國內矛盾尖銳的情況下,當政者既沒有意願也沒有太多政治資源來改善中美關係。這種狀況估計在未來許多年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在中美關係目前和未來的僵持局面中,中方應如何應對?由李成教授所著的《中美關係:變局中的利益交匯點》(全新增訂版)從多層次、多方面印證和回應了在中美關係不景氣的環境下擴大中美利益交匯點的至關重要性,強調中國在西方「脫鈎」下需要更多的開放,更多的換位思考,更多的求同存異,更多的對外合作。 《中美關係:變局中的利益交匯點》(全新增訂版)試閱 《中美關係——變局中的利益交匯點(全新增訂版)》作者:李成出版日期:2024年7月定價:港幣118元詳情及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最強搵工攻略:筆跡分析之職涯規劃篇
工作合適與否,並非只考慮人工和前途,還需衡量自己的個性和能力。雖然認識自己是個世紀難題,幸好坊間有著不同的性格能力測驗,而筆跡分析正是其中之一。透過分析書寫規律,了解自己的情緒和各方位發展傾向,避免MBTI當中的自我評核偏差。
Skip to content
迷思破解:司法獨立和言論自由是否英治時期遺下的遺產?
今時今日,香港司法獨立和言論自由受保障,是否如大部分人所認爲,是英國法治的重要遺產呢?香港法律制度是建立在殖民時期英式法治體系的基礎上,即普通法(common law)。此法系著重案例參考,因此很依賴審判者公平公正的判決。然而當審判者的權力開始凌駕於法律之上,所謂「自由」究竟誰來定義?
Skip to content
你的筆跡如何,你的職業也必如何?
你的筆跡如何,你的職業也必如何?透過筆跡認識自己,規劃漫漫職涯路! 「搵工難,搵份好工更難」喺職場上,講得最多嘅話題莫過於「轉工」!到底依家呢份工適唔適合我?如果要轉工,我應該要留守本業定轉行另闢蹊徑?如果你有以上嘅疑問,就要讀讀英國筆跡專家公會首位華人筆跡專家林婉雯Maria的力著《筆跡心理分析之職涯規劃篇:你找到合適的工作嗎?》! 《筆跡心理分析之職涯規劃篇:你找到合適的工作嗎?》林婉雯、楊康婷、何潤儀、吳曼華 著頁數:272頁定價:$11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同一個詞彙,粵語和普通話意思大不同?
同一個詞彙,粵語和普通話意思大不同? 認識「粵普同形異義詞」,掃清粵普溝通盲點! 同形異義詞是一種有趣的語言現象,即書寫形式相同而詞義不同的詞。普通話和粵語裏,就存在這種現象,如普通話的「窩心」,是指不能發洩心裏的委屈而感到難受,但粵語中的「窩心」卻是解作貼心。類似的例子還有「打尖」、「醒目」、「得意」等,這些詞在交際中常常引起混淆和誤用。 《粵語普通話同形異義詞》共收錄342條同形異義詞,教你在不同的交際環境中選擇合適的詞語,真正學會普通話和粵語。 《粵語普通話同形異義詞》編者:羅丹丹、張翼、李賽璐、李春紅、李黃萍、劉慧頁數:224頁尺寸:130 mm × 190 mm定價:$98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一場絕妙的小戰爭,奠定了美國走向世界列強之路
一場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之間的「一場絕妙的小戰爭」,奠定了美國在19世紀末後海外擴張的策略。 美國和西班牙宣戰不久,美國就輕易摧毀了在馬尼拉灣的西班牙小艦隊,取得「馬尼拉灣大捷」。7月3日,美國海軍主力在加勒比海再摧毀另一支西班牙小艦隊。7月15日,美國陸軍一師趕到菲律賓並開始圍攻馬尼拉。7月19日,西班牙請求法國幫助斡旋停火,直到8月 12 日正式停火。美國軍隊取得勝利,整個戰爭行動歷時不到四個月。 整個戰爭中,美國軍隊的損失輕微。即使是在馬尼拉灣和古巴沿海的兩場最大規模的海戰中,美國海軍只有幾人傷亡。在古巴的陸上作戰中,美軍也只有 500 餘人陣亡,而且多數是死於熱帶疾病。 這場戰爭讓美國人從戰場的大勝見證到國家的實力優勢,大大提升美國的民族自信心。另外,戰爭中貢獻良多的軍官成為典型的「美國英雄」。他們勇武、好戰、不斷擴張的人格特質,正好彰顯和詮釋了「美國精神」,讓美國國內社會對海外擴張的熱情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想知道美國如何一步步成功地在大國林立的世界上規避矛盾、厚積實力,成為軟硬實力兼備的帝國,就要一讀《帝國定型:美國的1890-1900》,認識二十世紀國際政治秩序形成的關鍵十年了! 《帝國定型:美國的1890-1900》作者:徐棄鬱定價:98元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香港殯葬業:無需禁忌的禁忌議題
無需禁忌的禁忌議題 認識香港殯葬文化的入門書 繼《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後,《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繼續和大家一起探討香港殯葬文化,並講述行業的內部迷思。作者之一梁偉強將在書中分享他二十多年從事殯葬物流業的經驗和見聞。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作者:梁偉強、劉銳業頁數:232頁定價:$10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孩子黃金期打好基礎 鞏固成長路
1至3歲孩子黃金期打好基礎鞏固成長路 專家說,對孩子成長最重要的,不是優厚的物質生活,而是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愛,令幼兒在身體、智能、社會和情感成長上都有一個美好和健全的發展基礎。陳美齡博士的《成長里程碑:48個一至三歲育兒指南》,將和各位父母一起探討在照顧和教育1至3歲的幼兒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幫助家長和孩子快樂度過這段重要的成長期。 《成長里程碑:48個一至三歲育兒指南》作者:陳美齡定價:$98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白色情人節點慶祝好?
2月14號情人節,不少女生都會贈送朱古力給心儀的男生表白。在日本,亦有女生會向異性朋友送贈代表友誼的「義理朱古力」應節。那麼「白色情人節」又是從何而來?由片岡新和李燕萍兩位老師所著的《港式日語:香港日文大搜查,懷舊、日常、新興300例!》裡提到,1997年日本一間糖果店老闆把3月14日定為「白色情人節」,呼籲收到朱古力的男生回禮,以刺激店裡白色糖果的銷量。後來其他商家紛紛仿效,抓緊商機促銷,回禮的禮物内容隨着時間推移變得應有盡有。
Skip to content
噴鼻新冠疫苖的成功原來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港大與北京萬泰生物、廈門大學從研發到應用,利用高度減毒流感病毒作為載體製作抗原的噴鼻疫苗,這一路是如何走過來?原來這要追溯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陳鴻霖的求學經歷,以及前人在三十多年前推動港大與內地大學交流所播下的種子。
Skip to content
為甚麼火葬會成為香港主流的殯葬方式?
「塵歸塵,土歸土」的觀念存在中國好幾千年,使土葬成為中國自古以來的殯葬方式。火葬古時僅為少數民族的傳統,如今卻是大多數港人處理身後事的方式。為何與華人社會似是違背的火葬文化,能在香港如此盛行?涵蓋遺體運輸、凶宅清理、喪葬禮俗、殯儀業潛規則與臨終小故事等議題的《方生方死:被遺忘的專業》便提到,火葬在香港的普及主要有四大原因: 1. 土地不足及成本上升 六十年代開始,香港人口激增,房屋短缺;同時由於香港急速發展,商住用地及工業用地不敷應用,政府大量開墾近郊土地作商住及工業用途,墓地不斷被遷移到較遠地方。墓地供應量急降,價格日漸高昂。七十年代起,政府及私人墓地的價格均由10元突然升至過千元,令一般大眾無法負擔,而開始接受較經濟的火葬。 2. 觀念改變 七十年代中期,香港人教育水平普遍有所提升,新一代對傳統土葬觀念亦有所改變,認為解決居住問題比土葬先人更重要,故火葬逐漸成為主流。 3. 政策改善 政府歷年來不斷改善火葬設施、簡化和加速手續辦理,以及增加土葬費用。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火葬成為一個趨勢。八十年代,香港的火葬場地已經增至六個,每個火葬場的焚化爐數目亦持續增加,加快火葬遺體的速度。同時,市政局及廉政公署解決了官員貪污、苛索利是錢及安排走後門、插隊等問題,使火葬政策在香港順利推行。 4. 宗教團體配合 宗教團體就香港土地短缺問題作出妥協,由禁止改為容許火葬,並配合社會發展改變了喪葬形式及禮儀,從根本上令信徒接受火葬,此等改變令火葬更易為人接受。 雖然土葬或不如昔日普及,但寄託着哀思並承載春日生機的清明節,依舊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