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自講--鄭國漢口述自傳

  • 毛升
立即購買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4年07月01日
ISBN 9789620454233
分類

簡介

這是一部自傳。一個潮汕的農家子弟,1961年偷渡來港,靠自身努力考入香港中文大學,1975年獲經濟學社會科學學士及「邵逸夫獎學金」,旋即負笈美國。1980年獲伯克萊加州大學博士學位後,受聘於佛羅里達大學。1992年回港,加入香港科技大學,成為創校成員之一,歷任經濟系主任及商學院院長。2013年獲選為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的故事證明,曾經凝聚了幾代香港人的「獅子山精神」,不只是迷思,亦是事實。

這也是一部香港當代史,描畫了1960年代至今香港所行之路:從大逃港、難民潮、「火紅年代」、回歸祖國、亞洲金融危機、大學國際化、社會運動、政治動亂、新冠疫情,再到《香港國安法》的頒佈。他既是目擊者,又是親歷者。

《港人自講》,是一個香港人的記憶,亦是珍貴的歷史記錄,更是追求「港人治港」的備忘錄。


作者簡介

毛升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現為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史、香港史及口述史。出版著作有《歷史不止一種寫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0)。


名人推薦

作為鄭國漢教授出任嶺南大學校長之前的嶺大校董會主席,我對該校的發展一直都深情地關注,對校內的人事問題也深有體會。在其十年任期内,鄭教授排除校內外干擾,大力發展嶺南大學校務,實現了打造亞洲首屈一指博雅大學的願景。他是第一位透過口述歷史公開總結極端政治入侵香港校園的大學校長。我感謝鄭教授對嶺南大學的貢獻,讚許他的敢言,誠意向大家推薦本書。
——梁振英(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

上世紀50年代初,第一批「海歸」回國效勞。時隔四十年,一小群留學人員到香港創辦科技大學,鄭國漢是這第二批「海歸」裏的佼佼者。他回港從事教研,領導經濟系,繼而擔任商學院院長。培養大量人才後,受聘為嶺南大學校長。面對當時學界的動亂,他沉著應付瀰漫高校的政治風波,把富有特色的博雅教育發揚光大。但願千萬出國深造者看了這本書,決心學成來歸,為故鄉和祖國做出貢獻。
——吳家瑋(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前校長、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校長)

點滴文字,娓娓道來其人生奮鬥體會及經濟學識見,流露關懷家國之情,以及堅持事物邏輯、摒棄極端的執著。更勾勒一些少為人知的情事,包括當年與科大同僚為捍衛港元抗衡炒家狙擊出謀獻策、推動嶺大轉型克服舊制包袱,以及身為大學校長處於政治動盪歲月的抉擇,既補足了公開文獻之未及,也折射大時代對追求理想和尋常的挑戰。
——張炳良教授(香港教育大學前校長、香港特別行政區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我因為擔任嶺南大學校董會主席,有機會與鄭國漢教授共事,見證他帶領學校作出改革。投身教育,從來都是任重道遠。鄭教授真誠委身教育,以務實態度、創新思維及開明作風,推動大學發展,為香港培育人才。鄭教授在內地出生,香港成長,美國深造,後回港貢獻,他的口述歷史亦反映那個年代的香港精神,值得大家細讀。
——陳智思( 團結香港基金理事會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前召集人)

目錄

鄭國漢簡介 i
序一 雷鼎鳴 v
序二 林毅夫 ix

第一章 青少年時代 001
第二章 在美國的日子 021
第三章 科大歲月 041
第四章 嶺南大學改制 081
第五章 面對政治風波 107

跋 毛升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