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第二版)
簡介
一九七四年,中文成為香港法定語文之前,早期曾被稱為?唐文?。單單由「唐文」、「漢文」過渡至「中文」的現稱中,足見百多年來香港中文教育發展之艱辛。
香港中文教育發展歷史悠長,資料星散,整理上頗具考驗。作者王齊樂教授擔此重任,憑著個人多年教育經驗,結合博覽群書、爬梳文獻、尋訪校舍所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而編撰出內容詳實、編次具系統的本地教育發展著述。
本書作為首本詳述香港中文教育史之作,既上溯中國文化背景及教育發展,又顧及中、英文教育的並行進程,敘述全面,有助補充中國教育史之空白。為讓讀者一覽香港中文教育進程的蹤跡與波折,本書梳理出二十世紀本地教育大事年表、紀要,從而鑑往知來、引以省思。
作者簡介
王齊樂(一九二四-二○二二),字明夫,號樂翁。一九四九年畢業於香港羅富國教育學院;隨名史學家羅香林教授在珠海文史研究所鑽研中國文化,一九七一年獲文學碩士學位。
歷任香港教育署副督學、官校校長、成人教育中心主任、夜中學監督、澳門東亞大學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兼任講師、香港蘭亭學會副主席、樂天書法學會會長、全港青年學藝比賽大會永遠榮譽顧問。致力於青少年教育及中華文化之研究與推廣,不遺餘力。
一九九三年,獲選為第一屆香港優秀教育工作者;一九九四年,獲香港總督頒授社區服務獎狀;一九九五年,獲英女皇頒授榮譽勳章;其後獲授香港特區榮譽勳章、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客席教授等榮銜。
著述有《香港教育叢談》、《行吟集》、《詩書作品集》及學術論文等。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22
第一節 中文教育的涵義 22
第二節 香港教育的背景 28
第三節 香港前代文化活動的史實 36
第四節 資料的蒐集與研究 44
第二章 香港的前代教育 50
第一節 宋代錦田的力瀛書院 50
第二節 清代新安縣的著名書院 55
第三節 清代舊學舍探索 60
第四節 本區域的歷代科第人物 77
第三章 啟蒙時期(一八四一-一八五九年) 87
第一節 初期的中國傳統學塾 87
第二節 最早期的教會學校 97
第三節 教育委員會的努力 113
第四節 政府學校的發展 119
第四章 培植時期(一八六○-一九○○年) 128
第一節 教會學校的活躍 128
第二節 理雅各的教育革新計劃及其中國經典翻譯 138
第三節 補助學校計劃的施行與教育的發展 150
第四節 英文教育日趨發展下的中文教育 170
第五章 開展時期(一九○一-一九二○年) 180
第一節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文學塾 180
第二節 平民教育家陳子褒及著名塾師簡介 195
第三節 香港教育的開展 220
第四節 新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237
第六章 勃興時期(一九二一-一九四一年) 253
第一節 金文泰時代的香港中文教育 253
第二節 香港大學中文學系的創設 264
第三節 師範教育的建立和發展 276
第四節 中文教育的勃興 289
第七章 回顧與前瞻 312
第一節 歷史的回顧 312
第二節 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大事年表 318
第三節 一九四一年以後的香港中文教育大事紀要 326
第四節 香港中文教育的前途 355
主要參考書目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