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和古書 - 認識中國系列3
簡介
中國的方塊字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秦始皇統一文字後,篆書便逐漸演變成今天通行的漢字,從此對中國內外、文化交流和文明積累,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人是非常重視文化和歷史的民族,為了保存及傳承,很早便發明了紙和印刷術,流傳至今的古籍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舉世無雙。因此我們要學好中文,才能承傳古人書中的智慧,造福中華,也造福世界。──鄧少冰
本書特點:
一、本叢書為中小學生而寫的輔助讀物
二、強調趣味學習,不求強記
三、通過比較及問題啟迪,讓學生不知不覺已學會了相關的常識
四、以文化學歷史,從貼身的事物開始,使其有感,然後增加學習動機
五、通過140幅照片及插圖,讓學生直觀地吸收中國文字和古籍的知識。
目錄
導讀
第一課 中國文字的起源
第二課 秦統一文字
第三課 方塊字的特色
第四課 中文詞組的力量
第五課 少數民族的文字
第六課 文房四寶:紙筆墨硯
第七課 古書和印刷術
第八課 中國古籍寶藏
後記
作者簡介
鄧少冰
土生香港人,資深小學教師。早年主修化學和應用電腦學,教了五年中學後轉投小學教育,是八十年代香港小學活動教學的前線工作人員,也是首批在本地小學四年級開展普通話教學的成員,曾積極投入目標為本課程(TOC),亦是本港小學電腦教學的先行者之一。
近年致力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的工作,碩士學位主修中國語言學。主張教育以人為本,特別重視道德教育,並深信有正確人生目標的學生,都會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