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澳門.破解歷史密碼(史前至明代)
簡介
本書針對許多澳門歷史上的未解之謎,對澳門海洋航線起源、中葡名稱來源、媽祖信俗源流、葡西荷英人東來,天主教東亞傳播、各國朝貢貿易航線、歐洲地理大發現航線、澳門海洋史對中國海洋史的影響等問題,通過時間上最接近當朝的中外文獻典籍,逐一解碼,找出接近事實的真相,均有全新和獨到的發現。本書通過17世紀中葉之前,澳門和各國港口城市間的海上航線,揭示當年發生在澳門和世界各地的海洋故事。
編著者簡介
陳迎憲
1954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棉蘭市。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澳門)。長期研究澳門歷史,特別是澳門海洋史,澳門海上航線及國際交流史。
前澳門博物館館長、研究員(2005-2019)。任內曾統籌策劃以澳門史、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主題的文博專題展覽;與國內外文博機構合作策劃多次中歐文化交流史展覽;參與策劃五次粵港澳政府間文物展覽;出版(中葡英三語)展覽圖錄二十一項/冊;主編《鄭觀應文獻選集》共六套/冊;為《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奠基人之一。
目錄
序 i
前 言 v
第一部分 澳門的海洋歷史(史前至14世紀)
第一章 應當回歸的海洋史 2
陸地和海洋 4
秦:東渡三山、南征百越 6
漢:渡南海、征海南 6
隋唐:南海神廟、懷聖寺和蕃坊 7
兩宋:由汴梁到臨安的海洋強國 10
元:刺桐元軍遠征爪哇 10
明:鄭和七下「西洋」 11
明清:從濠鏡到澳門的海洋大港 11
第二章 您需要瞭解的海洋 13
板塊分割的海洋 14
第一島鏈之東亞海域 14
東印度群島海區 16
太平洋及第二島鏈 18
印度洋及附屬海區 19
大西洋及附屬海區 20
第三章 動盪的海洋環境 21
風 22
潮汐 26
海流 28
淡水和港口 29
第四章 匯聚人類智慧的海洋帆舶 33
澳門史前海洋密碼:九澳岩畫 33
舟楫和風帆 35
第五章 珠江三角洲與濠鏡 48
由河口灣到三角洲 48
早期的香山島和濠鏡港 50
澳門源流 51
難以詮釋的澳門史 53
第六章 澳門諸名的演變 55
從「蠔鏡」到「濠鏡」 56
阿媽港、亞馬港 58
十字門 59
濠鏡澳、香山澳 61
澳門 61
葡文Macao的由來 64
阿媽港的葡文音譯 67
媽港、媽澳 69
神名之港和神名之城 70
高尚和忠誠之城 70
媽港之城和媽港神名之城 72
中國媽港神名聖城 72
外文中譯名稱存在的問題 73
第二部分 明中葉澳門的海洋活動(15-16世紀)
第七章 澳門遠洋航線的起源(1445-1535) 76
琉球人與蠔鏡 79
其他國家的貿易島:北大年 89
暹羅人港 91
占婆人何時進入蠔鏡 92
開埠前進入蠔鏡的蕃人 93
第八章 濠鏡何時開澳?(1535-1557) 95
開澳源由 95
開埠時間 97
濠鏡澳的早期番人 101
第九章 葡萄牙地理大發現:亞洲之旅(15-16世紀) 109
葡屬印度和亞洲的殖民商貿 110
攻佔馬六甲、建立東南亞據點 111
發現巽他、摩鹿加香料之旅 112
挺進中南半島 114
歐維士首抵Tamão島 115
葡萄牙首任特使皮雷斯訪華 117
中葡首戰西草灣 118
閩浙沿海的走私貿易 118
種子島傳火繩槍 120
重返上川(1549-1554) 121
遷居浪白(1554-1557) 123
索薩的媽港之路 123
小結 125
第十章 葡萄牙人何時居澳? 126
水濕貢物、借地晾曬之嘉靖卅二年(1553)說 126
蘇薩與汪栢協議之嘉靖卅三年(1554)說 127
葡人首達之1555年說 129
葡人居澳之1557年說 129
葡人之特殊貢品:龍涎香 131
葡人是否因打海盜有功而被獲准居澳? 132
賈梅士與他的《葡國魂》 133
第十一章 16世紀末的蕃商航線(1558-1600) 137
官方文獻記載的濠鏡城市景觀 137
葡文獻記載的濠鏡城市景觀 138
蔡汝賢及《東夷圖像.東夷圖說》 140
朝貢體制下的東亞貿易 141
琉球人往返途經濠鏡澳 142
暹羅朝貢及互市 144
真臘/柬埔寨市舶 146
彭亨市舶 147
呂宋市舶 147
婆羅洲之浡泥市舶 148
蘇門答剌龍涎香 148
百花市舶 150
爪哇及蒲加龍市舶 152
巽他市舶 153
古里市舶 153
柯枝市舶 154
錫蘭山市舶 154
咭呤市舶 155
回回之默德那、天方市舶 156
東南亞各國來澳互市的式微 156
第十二章 葡人日本南蠻貿易(1557-1600) 159
松浦平戶時期 160
長崎開港 162
天主教會日本傳教 162
范禮安與日本天正遣歐少年使節團(1582-1590) 164
第一部歐洲活字印刷機 165
豐臣秀吉:伴天連追放令 167
二十六天主教徒長崎殉教 168
葡人倭奴買賣 170
第十三章 葡屬印度航線(16世紀下半葉) 174
從馬六甲教區到媽港教區 175
與亞齊交惡的葡屬馬六甲 177
葡屬印度之果阿航線 177
南亞各港的開拓 179
偶及的中東航線 180
來自里斯本的天主教耶穌會士 180
第十四章 新西班牙航線(16世紀下半葉) 184
馬尼拉絲綢航線 185
濠鏡澳的墨西哥直航 189
來自阿卡布爾科的白銀 191
美洲秘魯的帆船 192
第十五章 葡船東南亞航線(16世紀下半葉) 193
南洋群島 193
摩鹿加群島的香料 194
巽他海峽的萬丹港 197
索洛、帝汶的檀香木 198
中南半島 201
由香山澳往暹羅 201
信奉天主教的安南東京公主 202
前往安南交趾的傳教士 203
第三部分 明末澳門海洋活動(17世紀上半葉)
第十六章 明末的朝貢航線 206
虔誠朝貢的暹羅國 207
琉球人何時最後使用濠鏡澳 208
力求通貢的紅毛番 210
利瑪竇覲見明神宗 211
第十七章 葡船日本航線 213
關原之戰和德川家康 213
絲割符制度 214
朱印船媽港事件(1608) 214
恩寵聖母號長崎事件(1610) 215
德川幕府禁教(1604-1640) 218
島原之亂(1637-1638) 221
長崎航線的結束(1638-1640) 223
第十八章 葡西王國航線 229
濠鏡澳與馬尼拉蜜月期 230
墨西哥水銀貿易 239
台灣基隆的西班牙要塞(1626-1633) 240
第十九章 葡船歐非航線 243
荷蘭艦隊封鎖海峽 244
荷軍攻佔馬六甲(1640-1644) 245
果阿及印度 247
里斯本、羅馬航線 250
里斯本經莫桑比克、霍爾木茲航線 255
第二十章 葡船中南半島航線 256
安南的東京絲貿易(1617-1644) 257
安南交趾的商貿和傳教(1614-1644) 261
占城航線的凋零 267
暹羅的傳教及商貿 268
柬埔寨商貿 268
第二十一章 葡船南洋群島航線 270
荷蘭爭奪馬魯古香料群島 270
帝汶檀香木之保衛戰 272
新興的望加錫市場 274
重啟蘇門答臘胡椒貿易 278
重回萬丹及巴達維亞 279
第二十二章 歐洲各國來澳航線 281
荷蘭人的媽澳航線 281
荷蘭艦隊襲擊濠鏡澳 283
澎湖荷軍遷大員 286
博卡羅鑄炮廠 287
葡荷果阿、馬六甲之戰 290
英吉利商船首航媽港 292
科廷商會武力開啟中英貿易 293
結語 297
參考書目、文獻 299
後記 323
鳴謝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