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所謂『大醫』,並非甚麼神乎其技、聲名顯赫,關鍵在於精誠:『精』是醫術學問的精研,『誠』則是用心唯誠,竭誠於本業與職責。」
──梁卓偉
香港大學醫學院成立一百三十年來,從首屆的兩名畢業生︰孫中山和江英華開始,到如今名醫輩出,每屆培養過千名畢業生投身醫護界,為社會服務。
本書為紀念醫學院成立130周年而作,記錄了醫學院前身、香港華人西醫書院的初創,至香港大學醫學院成立初期的艱辛及其後穩步發展,還包括百多年來與醫學院以至整個社會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的一眾「大醫」及醫院介紹,更有十八位名家撰文,闡述他們與醫學院的緣份。
香港大學醫學院見證了西方醫學和醫療服務傳至香港,也反映了香港在東西文化中的交流碰撞、社會的發展與變遷。
目錄
第一章 蒼生大醫
1.1百年傳承──細說白文信貢獻
1.2心繫香港的蘇格蘭「香港仔」
1.3營救孫中山的良師
1.4西醫踩過界──何啟
1.5那一代精英的光環──義醫佐敦
1.6「呈盧督頌詞」的由來
第二章 天地中和之氣
2.1最年輕的港大醫學院院長
2.2舶來之禮
2.3協和與港大的緣份
2.4生於瘟疫蔓延時
2.5消毒法以外的巴斯德
2.6「親愛的醫生」
2.7戰爭背後的恩典
2.8歷史傳來的回音
第三章 演其所知 各承家技
3.1「海上絲路」先鋒
3.2香港與南洋結良緣
3.3華僑聯繫樞紐 香港南洋緊密交融
3.4港大南洋生 建設香港杏林
3.5實至名歸的大醫──王源美
3.6仁醫仁心──記陳立昌教授
3.7他來自緬甸──香港醫療幕後英雄
3.8香港印度 前緣今續
第四章 大醫之體 名曰巧醫
4.1醫科生孫中山
4.2三代院長獻身杏林
4.3醫學世家一脈相承──莫慶堯家族
4.4方氏家族的傳承
4.5眾人的老師——達安輝
4.6謙厚親和的兒科聖手——胡世昌
4.7以醫學改變社會——楊紫芝
4.8藉科研守護兒童健康——曹延洲
4.9為醫學版圖加磚添瓦——余宇康
4.10梁智鴻一門三傑 助人也濟世
4.11傳奇歐亞混血家族 為杏林出力
第五章 志存救濟 於冥運道
5.1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百年結緣
5.2婦產科牀位不足 古今皆同
5.3養和九十五年成就善業
5.4港大、瑪麗建構亞洲醫療樞紐
5.5葛量洪醫院蛻變六十年
5.6立足深圳 提升國民健康
5.7旨在長久侍候
5.8醫療系統之憾
5.9鑑古知今 醫患仁情
5.10臨終關懷 守護生命尊嚴
第六章 大醫習業
6.1白袍真相
6.2大學之道
6.3有教無類 重啟同行
6.4全人教育
6.5虛懷一念奠傳承
6.6無牌醫生與社會契約
第七章 知治身 則能治國
7.1上醫醫國
7.2上醫的中庸
7.3賢能居之
7.4固信為本
7.5棄醫報國
7.6真領袖
7.7信任真諦
7.8無國界先驅
7.9何以長治久安
7.10人誰無過
7.11儒家「藥方」
第八章 良藥善言
8.1 從香港大學醫學院成立130周年談起 趙令揚
8.2 香港‧西醫‧西學 陳景祥
8.3 回顧本地醫療發展 霍泰輝
8.4 談談義務醫療工作 周肇平
8.5 驀然回首 李心平
8.6 一個道士醫家的智慧 區結成
8.7 我們的村落 龍應台
8.8 香港醫療感言 陸離
8.9 以醫者為喻 陳冠中
8.10 「不怎麼樣」 呂大樂
8.11 從質疑到盼望 劉進圖
8.12 晚清精英的「Glocal國際觀」:東西文化碰撞下的港大醫學院 沈旭暉
8.13 如果「沙宣道」改名「中山路」 游清源
8.14 假如‧醫學電影 陳志雲
8.15 印記 陳慧
8.16 港大醫生和我 陶傑
8.17 為自己身體最終負責 麥成輝
8.18 醫神 徐詠璇
跋(一) 大醫有道 萬象有情
跋(二) 東西方的相遇
鳴謝
作者簡介
梁卓偉
梁卓偉教授於2013年就任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第四十任院長,並為公共衞生醫學講座教授。他曾任港大社會醫學系系主任、香港特區政府首任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及第五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
2003年非典型肺炎爆發,梁卓偉建立並領導香港大學傳染病流行病學研究小組,並於2009年主導特區政府抗擊H1N1流感大流行策略,且自2014年起擔任世衞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總監。梁卓偉亦為亞太區各國醫療體系發展、融資及政策研究的先驅,於2010至2014年出任亞太衞生體系與政策觀察組織首任主席。此外,他經常被世界衞生組織、世界銀行及國家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等多家國內外組織聘任為顧問。
除了教學、科研和行政工作,梁卓偉同時為瑪麗醫院(醫管局港島西聯網)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榮譽顧問醫生,堅持每周診症,望聞問切,為香港市民健康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