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藥業史

  • 趙粵
立即購買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0年04月20日
ISBN 9789620445835
分類

簡介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生草藥到標靶藥的歷程為脈絡,介紹了重要藥物的發明和引入,西藥零售、物流和製造的概況,以及政府醫療政策的演變等,內容包羅甚廣,按時序編排,使讀者對西藥業史的發展一目瞭然。第二部分介紹六位業界的翹楚,包括亨利.堪富利士、劉仲麟、雷耀光、韋以安,以及吳耀章、吳永輝父子,為一部西藥業史在歷史書寫的骨架以外,更添血肉神采。作者趙粵是香港藥史學會創辦人兼會長,親身走訪各藥劑業前輩,以多年時間撰成本書,資料翔實,是認識相關專題的理想讀本。


作者簡介

趙粵
祖籍滿洲鑲黃旗,原姓依爾根覺羅氏。廣州出生,襁褓期在上海,於香港接受初中教育後,往英國升學,獲德蒙福特(De Montfort)大學藥劑學理學士,赫爾(Hull)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曾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進修,獲全球高管文憑。先後於英國和加拿大從事醫院臨床藥劑服務,並在跨國企業擔任負責亞洲太平洋地區藥品、醫療儀器、營養保健品業務的高管職位。近年在一間專注國內愛滋遺孤的慈善機構任職總幹事。現為香港藥史學會會長。


名人推薦

「藥物供應與藥事服務是一個常常被人們忽視的領域,趙粵先生憑藉自己對藥學史的熱愛,利用業餘時間,為讀者打開了一個了解香港近代以來藥業發展的窗口,是值得欽佩與讚揚的。作者還為本書配製了許多珍貴的歷史圖片,有助於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歷史的變遷。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深入開展,藥事服務在基層醫療保健服務中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本書也許能對讀者認識與理解藥事服務的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提供一個參照。」北京大學 張大慶教授

「今香港藥史學會趙會長粵,窮多年之文獻搜集、整理耆老之訪談、前輩之諮詢,由鴉片戰爭前至2019 年止,查閱了英國、中國內地、香港之文獻資料,將香港西藥業、匯整成六個階段的演進史,並以斷代史寫法,輔以香港傑出藥(劑)師的貢獻,作了綜合整理……」台北醫學大學 胡幼圃教授

「此書是趙先生為自己從事多年的行業所做的另一種貢獻,尤其是他與幾位香港藥業先驅的訪談,資料彌足珍貴。」香港城市大學 程美寶教授

目錄

序一(北京大學 張大慶教授) 1
序二(台北醫學大學 胡幼圃教授) 5
序三(香港城市大學 程美寶教授) 9
前言 14
第一部分 從生草藥到標靶藥的歷程
第一章 1841–1896:草藥師、生物鹼與鴉片鑒定 20
第二章 1897–1945:化學師、合成藥、危險藥物管制、
日佔時期 63
第三章 1946–1977:醫藥分家、盤尼西林、“沙利度胺”、
美沙酮 120
第四章 1978–1997:避孕藥、配藥員罷工、仿製藥本地化、
屈臣氏全球化 174
第五章 1998–2019:中醫藥復興、“沙士”、零售業的起伏 208
第二部分 影響香港西藥業成長的領袖
第六章 亨利.堪富利士(1867–1942):立足香港、
面向神州的企業家 274
第七章
劉仲麟(1896–1972):遊走於中西文化的榜樣 284
第八章
吳耀章(1906–1973):首位滬籍西藥物流商 295
第九章
雷耀光(1930–2019):獅子山下的典範 311
第十章
韋以安(1940– ):屈臣氏全球化的執行者 321
結語 345
本地參考文獻來源闡明 371
致謝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