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是伊斯蘭金融嗎?
早前在立法會大會上,葉劉淑儀建議政府提供獎學金給有意從事伊斯蘭金融的學生到中東學習阿拉伯語。另一邊廂,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上月率領代表團出訪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促成一連串合作項目。他在撰文總結此次出訪時提到,因應中東地區不同發展專案的融資需要,未來香港有空間發展基建融資和重新推動伊斯蘭金融產品。你知道什麼是伊斯蘭金融嗎?它如何悄然崛起?和西方金融有何分別?
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當時西方發達資本市場正值信貸泡沫的高潮,曾有伊斯蘭金融專家對西方金融運轉方式提出批評。他們認為,西方金融類似於一個巨大的棉花糖球:一個黏黏的棉花狀泡沫,僅有少量「實際」資產或經濟活動圍繞着這個泡沫被旋轉,再旋轉,以支撐大量短期金融交易,就好像可以用一小塊糖調製出一大個棉花糖球一樣。其本質就是「西方銀行在用錢生錢」,這與伊斯蘭金融形成鮮明對比,在伊斯蘭金融業,金錢永遠有資產的支持,而且主要依賴於股權融資而非債務融資。
那麼,伊斯蘭金融的核心原則是什麼呢?首先,伊斯蘭金融認為利息是錯誤的。其次,伊斯蘭金融的另一個關鍵要點是從總體上不鼓勵債務,它更傾向於通過讓願意分擔風險(即以投資入股的方式提供融資)的投資者為企業和政府融資。最後,伊斯蘭金融不鼓勵「以錢生錢」的遊戲觀念,相反,他們認為金融活動應當與有形的生產性企業或真實貿易掛鈎,因為金錢應當服務於實體經濟。這與21世紀西方金融和前幾個世紀傳統銀行業根深蒂固的觀念截然不同。畢竟,認為我們的金融體系應當與「實體」經濟和有形生產性企業更緊密掛鈎的觀念,如今似乎很有吸引力。圍繞股權(而非債務)建立一個合理的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讓金融棉花糖變小一點也是如此。
(節選自《伊斯蘭金融與伊斯蘭銀行業概述》前言:伊斯蘭金融的啟示)
《伊斯蘭金融與伊斯蘭銀行業概述》
作者:黃平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頁數:400頁
定價:港幣188元
詳情及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