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9日
分享
link share this post to facebook
在香港做音樂慘過__?
本地音樂人「編曲俠」Johnny Yim首本音樂自傳,
記錄20年來在音樂路上遇到的高山低谷!
Johnny Yim的音樂生命,從五歲那年悄悄爬上鋼琴椅上開始。
父親是中樂高手,母親是中國舞蹈家,自小在充斥著音樂的環境裡長大,為Johnny Yim(嚴勵行)的生命譜寫了一首動人悅耳的樂章。他會彈鋼琴、作曲、編曲,也曾擔任音樂會、演唱會總監,自2004年從加拿大回港參加CASH流行曲創作大賽正式踏入流行樂壇,至今已有20年。嚴勵行通過本書回憶少年學習音樂的時光,並自述20年的經歷和心得。讀者可從中窺見他豐富的音樂識見,以及對音樂的熱愛。
- 一個「不請人」的行業,可以如何堅持自己熱愛的事?Johnny Yim從入行經過,到工作上遇到的高低起跌、挑戰及收獲也一一道來,揭露「音樂人」的真實一面!
- Johnny Yim道盡行內經歷和趣聞,揭袐音樂行業的神秘面紗,給夢想入行的音樂新鮮人的最佳指引!
《音樂遊樂場》
著者:Johnny Yim
出版日期:2024年7月
頁數:240
尺寸:130×190mm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說到香港電影音樂,你腦海中會響起哪首熟悉的旋律?
不論是任何世代及品味的電影觀眾,總會有自己喜歡的電影音樂旋律📽️:上至七十至九十年代的港產片、精緻電影,下至千禧後的香港電影都有捧場客🍿。然而我們卻甚少聽到影迷們會談及電影音樂,包括這技藝如何成就相關導演的個人風格,又或者思考音樂在香港電影中所扮演的角色。即使在本地評論及學術界,關於香港電影音樂的討論也少之有少。
- #音樂創作
- ...
Skip to content
【新書烤米餅】《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
電影音樂雖然看不見也摸不着,但往往最能觸動我們內心的情感,對電影中的角色或情節產生共鳴。 由羅展鳳和張志偉兩位學者合撰的《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以嚴謹的香港電影音樂工業理論,結合大量訪問與二手素材,有系統地梳理出香港電影音樂的歷史脈絡與製作場域。 《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作者:羅展鳳、張志偉出版日期:2024年7月定價:港幣188元按此線上購買
- #音樂創作
- ...
Skip to content
王家衛 x 陳勳奇、徐克x 黃霑,盤點歷代香港電影音樂創作的最佳拍檔!
真實的香港電影音樂創作現場,導演與作曲家是如何合作的? 「夥伴模式」(partnership mode)是導演及作曲家的合作模式之一,意指作曲家和導演於音樂創作過程中緊密交流及較勁,達至雙贏局面。 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和陳勳奇的較勁非常有趣:王家衛說陳勳奇是個「知道畫面該怎樣和音樂配合」的作曲家,但他仍然會把陳氏交來的音樂「重新調換次序」;陳勳奇也表示混音甚至上映版本,往往和導演一起決定的版本不一樣:「王家衛很相信自己一套,這其實也是配樂有趣的地方,有些東西很主觀。」 黃霑為徐克電影的音樂作曲時均寫下非常詳盡的配置筆記(spotting notes),顧及音樂與畫面配合的變化,但偏偏徐克卻到最後也在改劇本及加拍,最後混音期都常常改變心意。黃霑曾表示:「我們就這樣開始合作,但苦難跟著來了」。不過徐克也催生了不少令黃霑非常滿意的音樂,兩人亦整整合作了十年。 可見香港電影的音樂成就不只是作曲家的功勞,而是一個更加複雜、多層次的創作世界。由羅展鳳和張志偉合著的《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以二十多位電影人的口述歷史,在工業架構上呈現香港電影音樂的創作故事。 推薦閱讀 1.《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羅展鳳、張志偉 合著頁數:232頁定價:$188 按此線上購買 2.《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版)》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策劃;黃愛玲、潘國靈、李照興 主編頁數:232頁定價:$198 按此線上購買
- #音樂創作
- ...
Skip to content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和《建築文雜》同時登上誠品暢銷榜!
三聯9月有三本書同時登上誠品暢銷榜!恭喜《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和《建築文雜》的作者們和編輯團隊! 1.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陳曦成 著 按此查看詳情及線上購買 2. 《聲景場域——香港電影音樂創意實踐》羅展鳳、張志偉 著 按此查看詳情及線上購買 3.《建築文雜》彭展華 著 按此查看詳情及線上購買
- #音樂創作
- ...
Skip to content
【「詞聖」盧國沾】商品和藝術的界線,從來就不是清晰分明
「詞聖」的商品 / 藝術。 著名填詞人盧國沾先生於昨日離世,享年76歲。近年絕少公開露面的他,一生寫出大量膾炙人口的填詞作品,包括《田園春夢》、《小李飛刀》、《每當變幻時》和《大地恩情》等。他和黃霑及鄭國江被視為香港樂壇的「三大詞人」,把粵語歌詞創作推向高峰。2015年的第三十七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當盧國沾獲頒最高榮譽的金針獎時,全場觀眾自發起立,向他致以崇高敬意。 由資深中文歌曲本地評論人黃志華編著的《盧國沾詞評選》中便提到,盧國沾先生的作品超過三千首,他本人卻曾在一次的「文化研討會」裡笑言:「若不是被邀請出席這次研討會,我實在未知道,粵語流行曲竟是香港一項『文化』。」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他認為他自己是一位工匠,大部份的填詞作品是投市場需要,是商品。他的作品只有兩項原則,一是不宣揚「誨淫誨盜」;二是不鼓勵「僥倖」。 但商品和藝術的界線,從來就不是清晰分明。盧國沾先生的詞不斷探求新的寫法、新的角度,一直深受文學愛好者及文字創作者好評,如著名填詞人林夕未入行前,便是他的超級粉絲。著名粵曲撰曲家王君如,便曾寫過一首七絕,讚賞盧國沾的詞:浮生六劫詞淒美,大地恩情土味濃。寫盡秦皇梟霸氣,當今高手數盧翁。 盧國沾先生走了,留下的作品,卻存留很多香港人的心中,和各自的往事經歷交織着,成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記念。「這片葉給你,留紀念,它可以不斷留住秋天,可記起如何在這裡,分享這個秋天。」——《這片葉給你》,曲:Diaz Romeo、詞:盧國沾、唱:葉振棠 (內容摘錄自《盧國沾詞評選》) 📖《盧國沾詞評選》盧國沾的歌詞一直深受文學愛好者和廣大讀者的喜愛,但一直未有正式出版選集。本書內容分為三部分:上編「盧國沾詞評說」、中編「盧國沾談詞」及下編「盧國沾詞選二百首」。 編著:黃志華頁數:312頁出版日期:2015年3月定價:港幣$98按此網上購買🔗
- #音樂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