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香港的東西?因為這裏的特色就是開山填海,每10年必定會出現轉變。」從明信片映照的,是這個城市的前世今生,浮光掠影的定格。

以前香港的郵政總局是一座愛德華式建築,位於環球大廈現在的位置。因為興建地鐵和維修費用昂貴而在1970年代清拆。

由張順光、陳照明、譚家齊所著的《從暗淡到絢爛:看得見的港島故事》,收入逾百張有關香港島的歷史照片、明信片,由黑白影像以至彩色圖景,詮釋這些異常珍貴的小幅背後,城市建築以至自然山海的發展變化。


《從暗淡到絢爛:看得見的港島故事》
作者:張順光、陳照明、譚家齊
頁數:216頁
定價:$178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文章

Skip to content
談論梅姐與香港的N種方式
談論梅姐與香港,不一定是歌頌或批評,可以是有 N種方式。 「當年香港在開放與保守之間的曖昧,亦是另一講者海邊欄的報告主題。他指出梅姐的「壞」、「頹」及「獨立」的特質挑戰父權,同時,她又表明渴望傳統的戀愛。海邊欄觀察到當年傳媒既把梅姐寫成是新時代的自由女性,同時又強調她賢淑及保守的一面。她的形象是多重論述角力的結果,反映了社會的矛盾;這種「分裂」必須被還原,我們才能看清當年的梅姐與香港。」 梅姐其人其事與其作品,在現時看來是「空前的成功、不能超越的經典」。實際上,梅姐的不少首本名曲、演藝表演及私生活都曾惹起外界爭議。《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增訂版)》的編者李展鵬在2024年1月3日參與香港大學的梅艷芳研討會,從歌曲及影視作品、以及各方媒體報道探討梅姐的多樣與獨特性,並從梅姐身上看回八十年代盛極一時的香港流行文化,反思現今香港娛樂產業的發展。 明報報導全文 「梅艷芳的人生,以及她所代表的香港故事,並不只是博物館的文物,而是可以成為今天香港的思考資源與前進動力,並為香港未來提供一種可能性。」(出自《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序言) 《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增訂版)》作者:李展鵬、卓男出版日期:2023年12月定價:$16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編緝推介】一本書,縮短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人自香港來,應知香港事。可惜有非正式研究顯示,人類往往忽視自己成長的地方。尤其是我們這座人人熱衷旅行的城市,日本有甚麼隱世小店,往往比本地的實力派食肆更容易吸引大眾的眼球。 常言道,歷史與我們相當接近,但到底我們了解自己地方的歷史?或者只要你找一本歷史書讀讀,計算自己一小時內打多少次哈欠,就可以得出答案。《漫漫港歷史》以有趣簡明的方式,將香港歷史拉回大眾視野。 本書嚴選70項重要事件,配上精彩的漫畫圖片,更觸及民生範疇的資訊,精要詮釋香港歷史概貌。即使無法使用時光機作實地體驗,單讀本書,或也可拉近一些我們與歷史之間的距離。 《漫漫港歷史》作者:黃家樑、陳志華頁數:376面定價:港幣148元 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足球迷必讀:「香港一代球王」張子岱的一生
身為足球迷的你,知道「香港一代球王」張子岱的故事嗎? 張子岱出生於日軍佔領時期,在中小學時已展現出高超的足球天份。成年後更遠赴歐洲加盟英格蘭甲組勁旅,成為第一位在歐洲頂級聯賽創下入球紀錄的香港人。 此後,張子岱有沒有繼續在球場上發光發亮?退役後,張子岱的傳奇人生又有怎樣的變化? 由李峻嶸所著的《足球王國:戰後初期的香港足球(增訂版)》探討在冷戰、國共於台灣海峽兩岸對峙下,足球如何反映當時的政治社會形勢和影響香港居民的身分認同,張子岱的傳奇故事亦輯印其中。 《足球王國:戰後初期的香港足球(增訂版)》為YouTube頻道Mr. Atom 原子檔案上述影片的資料來源 《足球王國:戰後初期的香港足球(增訂版)》作者:李峻嶸定價:$108按此線上購買
Skip to content
【HK01】《從暗淡到絢爛》詮釋港島自恬淡到繁華的城市脈搏
由黑白圖像過渡至彩色世界,是歷史推動的步履,也是難以逆轉的自然規律。隨著拍攝技術的進步,歷史圖像從早期的黑白色,中間有塗色的階段,再發展到彩色景觀。
Skip to content
【星島】香港印記 吃出歷史點滴
「過去百年,除粵式食肆,還出現各式華洋餐廳,這不僅展示港人飲食習慣,也反映社會每個年代的發展。」民間飲食,如何反映出歷史?香港是如何從一個小漁港,發展成如今的「美食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