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開,預示春天到來
「杜鵑也報春消息,先放東風一樹花。」杜鵑花開,預示春天到來。香港雖為彈丸之地,但光是有記載的原生植物便有約二千種,尤其是在馬鞍山的吊手岩及牛押山一帶,都不乏杜鵑花爭艷鬥麗的場景。
每逢三至四月,六個野生杜鵑品種:香港杜鵑、華麗杜鵑、毛葉杜鵑、紅杜鵑、南華杜鵑和羊角杜鵑便會在馬鞍山邊陲輪流吐艷。有別於其他杜鵑花色的燦爛奪目,香港杜鵑為素白色,只有花蕊當中略帶點暗紅斑點,清冷中略帶曲高傲寡。
白杜鵑,攝於馬鞍山公園,是香港市區常見的杜鵑品種。
香港杜鵑屬灌木或小喬木,高一至三米,幼枝密集且細而堅韌。據《香港植物誌》所述,香港杜鵑於1849年至1850年間在香港島被發現。不過,香港杜鵑當時被誤認為另一物種,直到1930年才被確認為新種,並以「香港」命名。
杜鵑花自古擁有「花中西施」的美譽,與與中國詩詞亦淵源匪淺,如李白的《宣城見杜鵑花》,正是透過宣州當地盛開的杜鵑花抒發思鄉之情。
春光明媚,正值杜鵑花開之時。原生的香港杜鵑或不容易遇上,有心人通常會到馬鞍山郊野公園碰運氣尋覓花蹤。當然,城中盛開的杜鵑,不論品種,我們都不妨停下細賞,享受大自然一期一會帶給我們的禮物。

部分內容輯錄自《尋花——香港原生植物手札(增訂版)》
關於《尋花——香港原生植物手札(增訂版)》
在佔香港面積四分之三的綠地上,現約記載了二千種原生植物,有些是從前未在其他地方有記錄的新種,有些是香港特有原生種。作者在遠足行山拍照記錄後做資料搜集,翻閱典籍,從《山海經》,到《詩經》、《楚辭》、《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尋找香港原生植物的蹤源,以精簡文字及畫筆帶讀者上山尋花去。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定價:$138
按此線上購買
相關著作
《尋花2–香港原生植物手札(增訂版)》
作者:葉曉文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定價:$138
按此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