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粉嶺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間,是新界兩大族──鄧氏(原,籍江西)和彭氏(來自潮州揭陽)族人聚居之所,其具規模及有系統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組織和一系列的信仰習俗,使之成為研究早期香港歷史的人必到之地,也反映了該處無論在地理環境及天然資源上,均有其吸引的地方。
踏入二十世紀,粉嶺人口不斷增加,遷入者主要是南來的僧侶、信奉基督教的客家,以及眾多來自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政治難民,他們的到來無疑使原來的生態環境發生了不少變化,例如雜姓村落的形成,後來者建立了自己的宗教組織及場所(最為人熟悉的是蓬瀛仙館、軒轅祖祠和祟謙堂),而港英政府的原居民政策,也構成「原居民」與後來者的明顯身份差異。戰後,粉嶺在經濟的影響力也發生了變化,當地紳商動員村民集資興建的聯和墟,取代了上水石湖墟的位置,成為了當時最具規模及規劃的墟市。
本書是一群中外青年學者,以專題研究的形成,從社會學、人類學及歷史學的角度,對粉嶺的歷史、原居民、宗族、經濟和宗教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而多面的研究的成果。
作者簡介
主編介紹:
陳國成,英國倫敦大學亞洲及非洲學院人類學博士候選人,現任教於香港成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研究興趣為華南宗族社會與組織。著有”Negotiating the Transfer Practice of Housing in a Chinese Village’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98, 37:63-80), “The Making of a Market Town in Rural Hong Kong”, in Colonial Hong Kong and Modern China (ed. Lee Pui-ta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等文章。